时间:2021-11-25 来源:企业家培训
2021年9月25-26日,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特邀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,曾任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、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,为工商管理博士(DBA)学员们主讲为期两天的《宏观经济与双循环大格局》课程。
亚行《2021年亚洲发展展望》报告称,东亚、南亚经济增长率分别7.5%和8.9%。东南亚增长率为4.0%,中亚为3.6%,太平洋地区为0.3%。结合数据,张教授提到全球经济增长重心日益东移,其主要表现在全球需求东移(东亚东南亚需求上升)、全球供给东移(本地供应链提升)、全球创新东移(中日韩港新创新中心)、全球服务东移、全球资本东移以及全球金融和货币合作东移这六大方面。
其中,随着亚洲经济体的创新能力逐年显著提升,张教授指出了推动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,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对于中美博弈,过程比结果更重要,他认为最好的情形就是:斗而不破。
目前,全球贸易格局出现大变局,中国的外贸、投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。同时,我国市场的规模和容量也在扩大和上升。为此,要推动深化东亚生产网络,形成本地需求、本地创新、本地宏观政策协调的新产业体系;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行动;推动跨境创新网络的建设,形成科学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创新新环境。
“未来30年,中国企业家们做好创新的准备,同时要合规,并提高产业链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。”张教授说。
现场通过丰富的案例、深入浅出地讲解,张教授让DBA学员们对宏观经济和政策下的发展新格局和机遇有了更新的认识。
谈及中国为什么要提“双循环”,张教授表示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一条成功的经验是依靠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小经济体贸易方式,撬动了一个大国经济深度融入了世界经济。
可以说,过去的中国,把参与全球大循环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。2008年开始,中国就开始转向了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。现在更明确提出内循环为主体、双循环相互促进,其实是过去12年中国从改革开放40年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向双循环开放经济战略转型的一个过程。
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,国内国际供给与需求要形成良性循环。与此同时,国内循环既要嵌入国际循环,又要能独立于国际循环;国际循环既要包含国内循环,更要服务于国内循环。
张教授立足国内条件、国际环境,分析了“国内大循环、国内国际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,从宏观经济的高度,和学员们分享了推动“双循环”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五大重要举措:
一、转变东亚生产方式、深耕东亚生产网络。
二、构建“双循环”经济圈。
三、构建内循环为主、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环境。
四、建设实体经济、科技创新、现代金融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五、着力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个环节。
构建一流支撑体系和发展环境,建设世界一流企业,发展一流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,发展一流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等......张教授的精彩讲授引得学员们掌声不断!
课程结束后,学员们仍然意犹未尽,也更加期待下一次在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DBA讲堂与名师们相遇!
1、提交报名
在线咨询招生老师或填写表单领取报名表致电
服务热线:010-62750882、13910736323(杨老师)详情咨询;
2、审核登记
招生办收到报名表与学员电话确认核实,审核通过后登记学习系统;
3、入学通知
登记后,招生办通过邮件或快递的形式为学员发放入学通知书;
4、学员汇款
学员收到通知书后,与招生老师联系咨询,将学费汇入官方指定账号;
5、上课通知
教务组收到学员汇款底单及培训费用后,发放详细的入学通知书;
6、学员报到
学员携带上课通知及相关材料到学院报到,参加培训学习。
杨老师:010-62750882
Email: pkuoce@foxmail.com